自强风采
您所在的位置: 主页 > 自强风采 >

宜秀区大龙山镇残疾人范德宁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

发布日期:2023-11-02 16:21:54  作者:市残联  来源:本站  阅读:

  在宜秀区大龙山镇总铺南山园小区附近,有一家理发店规模不大,但每天前来选择剪发的顾客却不少。这家店取了个接地气的店名叫“德宁理发店”,而理发店的老板,竟然是一位肢体残疾人士,名叫范德宁。范德宁为土生土长的宜秀区大龙山镇人,1970年出生。近年来,他和同是残疾人的妻子一直从事着理发工作。

  范德宁中等个头,常年戴着一副眼镜,年过50岁的他身上依旧保持着勤劳品质。每天上午8点,理发店便会准时开门。每当有顾客进来,他都会全神贯注地帮忙修剪理发。遇到有些年轻人关于理发方面的“特殊”要求时,他都会认真倾听,然后用自己的巧手为顾客们“设计”出颇为精神的发型。

  范德宁很爱笑,大家问他问题时,他一定会先笑笑,然后再客气回答每一个提问。在外人看来,范德宁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理发师。但细心的人会发现,走路时,他的右小腿却不能直立行走,只能弯曲着。

  谈及残疾问题,范德宁回忆了起来。10岁的寒假,他突发高烧,后来在小诊所里经过了输液治疗,但三四天后,小儿麻痹症的症状就出来了。“或许是用药问题,或许是身体问题,反正问题就突显出来了。”他称,那段时间,他刚刚开启的人生,突然转入了阴霾,一家人心如刀绞。经过治疗,他的右小腿依然不能直立行走,从此落下了残疾。范德宁称,那一年,他也和家人四处求医,但治疗效果都不理想。眼看着范德宁一天天长大,其他同龄孩子每天都背着书包在学校里接受教育,而他却只能在医院或家里发呆,父母更着急了。

  一年后,在家长的请求下,母校重新接纳了他,他又回到了学校继续参加学习。虽然走路不方便,但他会克服困难慢慢朝着学校的方向走去。有时候父母接送,有时候同学帮忙,有时候自己默默走路。考虑到家庭经济情况以及个人的特殊原因,他18岁高中毕业后,便进了安庆城区的一家工厂,做着仓库保管以及出纳员工作。每个月工资很低,只有80块钱。但这样的工作他也坚持了8年时间。1995年,范德宁结婚了。考虑到婚后生活开支较大的问题,他便和家人商量之后辞去了工厂的工作,转而在安庆城区跟着一位有经验的理发师开始学习理发。

  “其实残疾人学这门手艺的难度不大,只要按老师教的方法多学多练,基本不会有什么问题。”范德宁很珍惜跟着师傅的学习机会,勤学苦练了两年多。两年后,他正式开启了自己的理发生涯。在村子里开了第一家理发店。

  但在开业之初,他的生意并不景气,很多人都不相信一个残疾人能剪得好头发。他安慰自己,这个很正常,毕竟大家可能都会有顾虑,他能做的就是认真理好每一次发。久而久之,他的理发店便以专业的态度和实惠的价格,吸引了一批“铁杆粉丝”,来找他理发的回头客越来越多,收入也越来越稳定。

  眼看着范德宁的手艺越来越精,经验越来越丰富,对这一行也很感兴趣,2010年,妻子和他一商量,索性又将理发店搬至总铺南山园小区附近人流量较大的地方。十几年的积累,加之夫妻两人起早贪黑地干,小店一天的营业额都达到四五百元甚至更多。在家的父母也深感欣慰自己的儿子终于找到条出路,可以养活自己和家人了。

  不少老顾客表示,最开始来这里剪发,多少带有一点同情因素,想照顾一下残疾人。但多次再来,完全是因为他的手艺好,洗头、吹发的手法既温和又细心。从厂工到理发师,现在周边邻近居民的“头”等大事很多都被他承包了。

  小店不大,名声渐起,不少人都听说大龙山镇总铺社区有位残疾人理发师,技术很不错。不少顾客还专程找他设计发型、修剪烫染。

  问及今后的打算,范德宁抿起嘴笑了笑说道:“残疾人也可以自理自强,只要学一门技术,有手艺,不仅可以养活自己和家人,还可以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,走上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。”

  (撰稿人:何爽;核稿人:舒致远;审稿人:陈许继)

主办:安庆市残疾人联合会
联系方式:0556-5346701 皖ICP备05003765号 技术支持:众和网络
皖公网安备 3408030200026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