县区动态
您所在的位置: 主页 > 新闻资讯 > 县区动态 >

大观区石化路街道“三融合”纵深推进困难残疾人康复民生实事

发布日期:2024-11-22 15:18:25  作者:市残联  来源:本站  阅读:

  2024年以来,大观区石化路街道残联深入贯彻全省50项民生实事工作部署和市、区残联工作要求,聚焦难点纵深推进困难残疾人康复民生实事,努力实现残疾人“人人享有康复服务”目标。截止目前,石化路街道为28名困难精神残疾人发放药费补助2.8万元,安置3名残疾儿童接受康复训练,为13名困难残疾人配发轮椅、盲杖等辅助器具,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。

  抓好重点,夯实工作基础。主动掌握最新政策、工作要求,年初制定项目实施方案,启动各类救助对象摸底筛查工作。一是落实信息共享机制,加强与民政、卫健、公安等部门联动,掌握低保户、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等相关信息,摸清符合补助条件的精神残疾人底数。二是善用信息管理系统,结合基本状况调查康复需求信息数据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人员名单,要求各社区广泛宣传、重点排查,让政策找人、让群众受益。

  聚焦难点,精准施策发力。聚焦申报、受理、审核、服务过程中的堵点问题,畅通各个环节,力求服务实效。一是提升基层服务水平,上下联动、以会代训,依托区残联先后开展 2次残疾人康复民生实事业务培训,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履职能力。二是优化流程,制定下发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“一站式”服务材料清单,最大程度压缩联审复核时间,让残疾人少跑路、不跑路,努力实现“初始受理、一次办结”。三是持续开展辅具上门行动,依托“双联双应”、“联点共建”等活动载体,组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上门入户发放辅助器具,让残疾人享受到就近就便的辅助器具适配服务。

  紧盯焦点,保障公平公开。树牢纪律意识,加强过程管理和长效监督,确保服务公开、透明。一是建立联合审查机制,密切关注申请对象门诊病历、购药凭证、家庭经济状况等情形,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,及时予以调整退出,并委托社区进一步做好跟踪沟通和政策解释工作。二是构建常态化监管模式,坚持日常监管和专项督查相结合,联合街道民政、综治等部门共同开展康复训练、资金管理等联合督查,形成联动监管效应。

  (撰稿人:陶永东;核稿人:沈菊;审稿人:程梅芳)

主办:安庆市残疾人联合会
联系方式:0556-5346701 皖ICP备05003765号 技术支持:众和网络
皖公网安备 34080302000265号